- 降噪 | denoise
- Posts
- EP11 - 台北電腦展2024、噪噪溫斯頓與快手推出可靈模型
EP11 - 台北電腦展2024、噪噪溫斯頓與快手推出可靈模型
Computex | Make.com | 快手 | 可靈 KLING | 噪噪溫斯頓
歡迎來到降噪,一起消除雜訊洞察價值
OVERVIEW
本期重點
2024 COMPUTEX 觀展心得
5 分鐘用 Make 創造自己的臉書按讚機器人
快手推出可靈 KLING 影片生成模型
SHAREING
2024 COMPUTEX 觀展心得

Computex 2024
逛完今年的 Computex 有一個很深刻的感想
那就是,不變的展覽,卻有不同的結果
從小就是一個喜歡拆解電器的小孩,猶還記得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與好友為了組裝電腦,毛遂自薦的問店員可不可以教我們怎麼組裝電腦零件。
店員可能看我們兩個小毛頭呆頭呆腦的,答應之後便帶著我們兩個到他店面後方的小工作室。
接著開箱所有的零件,取出主機板、CPU、RAM、硬碟以及電源供應器。
喔,對了當時還有軟碟機與光碟機。

當時組的 Intel CPU 還是用插的 圖: Intel Pentium II
組裝的過程不如想像中的困難,因為所有的零件都有防呆的設計。
有點像連連看,插的下去的就插的下去,反之就是錯的。
店員看我們兩個學的如此的興奮,便拿了一台客戶的電腦要我們組一次。
就這樣,兩個小毛頭不只省下了自己電腦組裝費,還額外的獲得一次打工的機會。
也在這樣的機會教育中真正學習到電腦硬體的知識,一腳踏進電腦的世界。
▋ 從 90 年代到現代
從架構來看,90 年代到現代電腦的硬體的事實上並沒有多大的改變。
同樣由電力、輸入、輸出、運算以及儲存單元組成,當然現在散熱也是很重要的模塊。
而看展的有趣的地方在於可以看到廠商在各自領域創新求變的過程。
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,就是可以近距離的觀察一個物種進化與突變的過程。
拜摩爾定律所賜,每個周期的進化是可預期且有效的。
其中最難得的就是突變。
有些突變是有意義的,有些則是浪費。
突變的太早會受到市場環境的唾棄,就像 Nvidia 先前推出的 Tegra。

與 Tegra 一起推出的遊戲掌機 Nvidia SHIELD
雖然最終獲得任天堂 Switch 的採用,但與原先所設定佔領手機晶片的目標相去甚遠。
▋ 2024 COMPUTEX
回到今天要談的主題,今年的 COMPUTEX 有什麼不同嗎?
雖然今年因為有眾多大咖的人物到場演講,而人氣沸騰。
大廠們也趁這個趨勢用盡心力將展場佈置的美輪美奐 ( 技嘉展場值得一看 )
但總體來說今年的 COMPUTEX 與往年的沒有太大的差別。
做電源的還是持續做電源、做散熱的還是持續做散熱,做記憶體的還是會搞超頻比賽 ( 我說的就是芝奇 )
差別最大的應該就是各品牌廠伺服器的展區永遠人滿為患,連 Showgirl 站在旁邊都相形失色。
過往廠商的伺服器展區總是少少的 Tech guy 或 Sales man 在端詳產品,不像現在像是見到偶像一樣。

技嘉展示的 Nvidia GB200 ( 擠了好久才拍到 )
這真是最大的差別。
▋ 為什麼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但是結果卻不一樣?
逛完之後,展場外下著大雨。
我自己產生一個疑問 ——
為什麼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但是結果卻不一樣?
重點當然是 AI ,但有幾點想法與大家分享:
◆ 其一。Nvidia 從運算單元的突變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是有意義且重大的,它證明了 GPU 在平行運算的領域裡超越 CPU ,且用 CUDA 牢牢的保護其城池。
◆ 其二。Transformer 的架構替 Nvidia 開啟了 Token = Money 的商業模式,這一步可以說是奇蹟,因為這讓擁有算力就等於擁有未來的現金流。
想要匹敵 Nvidia 就必須瓦解這個商業模式,如同礦機因為乙太坊升級而殞落。
◆ 其三。為了確保或是壟斷這個 Money Machine 必須找到獨一無二的供應商,而這個供應商就是 TSMC 。
◆ 其四。美國總統大選使得美國對中國的態度越來越明確,廠商們也更不需要顧忌地緣政治的風險,表態加大投資台灣就是很好的證明。
以上四點就是我對這次 COMPUTEX 的感想與觀察。
阿基米德說:「給我一個支點,我可以舉起整個地球。」
黃仁勳說:給我 TSMC (神山) 當支點,我也可以舉起地球 ( 設計對白 )
好啦,他是模擬地球不是舉起來。
最後,希望大家能更客觀的看待這個趨勢,不要被媒體影響太過 Hype 。
看是要組隊造船還是拿出衝浪板開始練技術,Jensen 講的 Big wave 還是很務實的。
不然就是去爬神山 (笑 。
▋補充
另外,我認為現階段投資回報最大的事就是去搞懂 AI 能做什麼。
這次是全人類都在同一個起跑點出發,都在想盡辦法找到最適合的方法。
若你有在持續了解並投入時間學習,這段時間的回報絕對會是最大的。
共勉之。
SHARING
5 分鐘用 Make 創造自己的臉書按讚機器人
我開了一個教學的 Youtube 頻道 噪噪溫斯頓 Noise Winston,主要會分享我正在使用的 AI 軟體和自動化工具。
降噪電子報會持續維持文字的形式,而噪噪溫斯頓就會聽到我聒噪的聲音,還請大家多多指教。
教學頻道的宗旨只有一個,就是今天學,馬上用。
將會用最直白的方式,手把手的帶你學會一個新工具。
第一個要分享的是 MAKE.COM 自動化工作流平台。
它可以簡單的串連不同的應用程式而完全不需要寫任何一行程式碼。
想像一下能將手邊的工作全部自動化有多美好。
更棒的是,創建的工作流還能分享給其他人,可以直接覆用別人的自動化工作流,省下大把的時間。
當然,我建立的工作流都會分享給降噪的讀者,讓大家真的今天學,馬上用。
下面是本集教學內容的工作流
|
HOTNEWS
快手推出可靈 KLING 影片生成模型

快手的影片生成模型可靈 KLING 。
中國科技公司快手推出了影像生成模型可靈 KLING,可靈 KLING 如同 OpenAI 的 Sora 可以透過簡單的提示詞生成高品質的影片。
技術細節:
◆生成的影片可以長達兩分鐘、1080p 解析度和 30 fps。
◆與 OpenAI 的 Sora 類似,它也使用“Diffusion Transformer”,允許組合概念並產生不屬於訓練資料集的虛構場景。
◆採用時空聯合注意力機制,能夠更好地建模複雜時空運動,產生較大幅度運動的影片內容,同時能夠符合運動規律。
KLING 目前在中國進行公開測試,同時也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轟動。到官網可以看到更多範例影片。
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