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降噪 | denoise
- Posts
- EP28 - 當 AI 加速了所有人的學習,資深者的優勢是什麼?
EP28 - 當 AI 加速了所有人的學習,資深者的優勢是什麼?
工具不會讓使用者更有價值,會這麼說的都是在賣工具的人
歡迎來到降噪,一起消除雜訊洞察價值
OVERVIEW
本期重點
當 AI 加速了所有人的學習,資深者的優勢是什麼?
我開了 AI 學習社群
SHARING
當 AI 加速了所有人的學習,資深者的優勢是什麼?
前陣子 Cursor 的 CEO 接受專訪,他表示他們開發 Cursor AI 並不是要取代工程師。工程師反而會因為這個工具而更有價值。這論點不奇特,也就是部分人一直提倡的用 AI 的人會贏過不用 AI 的人。
Cursor是一款強大的AI工具,設計用來協助程式開發。它是一個IDE,能夠與AI合作,並支援用戶進行即時聊天、編輯和使用針對程式庫的特定代理,以簡化程式碼生成過程,適合新手和專業開發者使用。
但因為他 CEO 的身份,我直覺的感受他是在推銷他們自家的產品。因此又再一次反思這個問題。很明顯,他溝通的對象是會寫程式的工程師。但如果原本不會寫程式的人,透過了Cursor AI 加速了學習曲線。短時間達到與你差不多的水準,資深者的優勢又是什麼?
或許工程師擔心的不是被工具取代,而是更全面的競爭?
工具不反映員工價值
早年在 HTC 做 UI/UX 的時期,因為沒有專用的軟體。設計師們都是打開祖傳的 Photoshop/illustrator/Indesign 一個像素一個像素的手刻畫面。那些很酷炫的 UI 特效是用電影級後製軟體 Aftereffect / Maya / 3Dsmax 一張一張模擬出來的。
那時候,手機的產品線多且複雜,而且每個螢幕的解析度都不相同。設計師花最多時間的任務是將所有的 UI 調整到每個螢幕看起來都相同。很難想像,光是讓 Icons 在不同手機上都看起來相同我們就配置了 4 個人力來處理。
市場很早就有感應到這份痛苦,2010 的 Sketch、 2014 Zeplin 到 2016 的 Figma 都是在試圖解決這個困擾。工具進步是很有感的,縱使 HTC 手機產品線縮減,但同樣的單位人力能負責的範圍卻擴大不只一倍。
HTC SENSE 翻頁時鐘的動畫是我製作的 ( 懷念 )
也確實如某些倡議者所說,工具進步後,剩餘的人力資源可以轉做高階的發想與策略規劃。但這個論點是建立在封閉的環境之中,在動態的就業市場,工具的普及也意味著入行的門檻降低。
訪間開始出現許多 UI/UX 的速成班,似乎只要學會了工具或某種方法論就能掌握這項技能。先說我對任何學習都是極度歡迎的,只要願意付出你的專注力到有興趣的事物上,我認為都是偉大的。
讓我覺得邏輯有問題的是,工具的易用性與技能價值應該是成反比。
( 想像一下,飛機易用到用手把就能開,機師還有價值嗎? )
白話的說,工程師並不會因為會用 Cursor 而更有價值。反而因為入門簡單,能把使用 Cursor 的經驗寫在履歷上的人因此更多,價值應該是更貶值的。
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
對資深的人來說,一個新的工具並不會給你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。資深者能受惠的是這個工具能替我省下多少百分比的時間。
但對新進者來說不一樣。因為工具帶來的門檻驟降,對新進者來說則是“0”與”1”的差別。在我自己經營的 AI 社群中,回饋最熱烈,多巴安濃度最高的人都是先前不會寫程式的人。因為對他們來說,這是他這輩子想都沒想過可以獨自完成的事。( 想起第一次教會父母使用 LINE 成功時他們的驚喜 )
也讓我聯想到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的差別。成熟市場就像資深者,猛爆性的增長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發性事件。而新進者就像新興市場。2倍增長應該是妥妥的,5倍甚至10倍增長應該也是可期待的事件。
資深者的劣勢
誠然,世界最公平的事就是每個人的的時間都是相同的。但在這個可以高速學習的 AI 時代就意味著,每個人的時間密度被壓縮了。時間密度被壓縮,也就代表每個選擇的機會成本提高了。直白的來說,現在只活著而什麼都不做的機會成本變高了。
可以想像市場正在瘋狂的牛市,但你滿手現金而什麼都不做。市場的平均報酬就是你不投入的損失。偏偏,時間並不像資歷越年長越多。反而因為年紀漸長,人情世故、小孩教養以及父母照護等因素而受到壓縮。也就代表,資深者能參與學習 ( 市場 ) 的時間相較新進者短少許多。
這是我認為資深者最大的劣勢,也是焦慮的根源。
資深者的優勢
這樣聽起來資深者似乎只剩著被追趕的份。一邊是百分比增長,另一邊是倍速增長。若從常理來判斷,對比兩者的增長速度,新進者馬上就會追趕上來。但若我們從真實的世界市場來看,成熟市場始終在世界上保持領先。
為什麼?
因為成熟市場並不是只有單一組成,通常是多元且互相連結的產業體。對資深者來說,技能不只是工具的使用與否,而是有更多不可量化的多元經驗涉及其中。資深者若把工具的掌握當成一種類股,其他類股則包含管理、溝通、產品思維...等。每個類股都會因應不同的市場溫度而貢獻不等量的指數成果。
這也說明了為何工具進步對資深者來說只有百分比的增長,而難以如同新進者一般倍數增長。新進者如同新興市場,產業與技能較為單一,較能直接看透並呈現出來。
成熟市場
資深者作為成熟市場的一份子,要保持增長最好的辦法就是投入新興市場一起成長。不管是在自己的類股組合中再創建一個全新的類別,或是提供你的資源協助新興市場成長。這兩個我認為都是很好的策略。
白話的來說,這次 AI 所帶來的門檻驟降是全面性的。意味著所有人學習新事物的機會變多也變簡單了。過往你認為棘手的知識或技能,都可能藉由這次的 AI 浪潮把學習阻力降低。先前 1 點的技能點的訓練時間可能是 1 年,現在可能只需要 3 個月。
AI 讓超速學習成為可能
可以思考,這些多出來的技能點數要分配到什麼技能上?以本身為例,我專業在設計思考、產品創造與商業策略。現在我則把時間投入到學習經營、銷售與 AI 自動化。六種技能產生的加成效應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學以致用的美妙。
回到主題,我認為成熟市場與資深者的優勢在於地圖開的比較廣。當新進者還在摸石頭前進的時候,資深者能快速的連結既有知識進而創造新的價值,現在絕對是開創新事物最好的時機。
工具的普及並不會讓操作者的價值提升,會這麼說的都是在賣工具的人。這是銷售的技巧要好好的學起來。
自己贊助自己
我開了 AI 學習社群
有追蹤臉書的朋友應該知道我研究 Make 自動化系統有一段時間了。如果 Chat-GPT 是個不會喊累的博士,工作流則是能讓一群博士不分日夜地,像流水線般自動化的為您工作的系統。
相信大家也聽我介紹很多 AI 工具,常常有種怎麼也學不完的挫敗感。但 Make 這個工具是我今年投入時間學習後獲得最大成效的工具。因為它可以把我先前介紹過的工具黏合起來變成全新的物種,就像樂高一樣。
👇 可以參考最新的教學影片理解工作流是如何運作的
期待在社群中見到你。
Reply